《被討厭的勇氣》這本書有點像是哲學,卻給人重新思考人際相處、人生觀的機會與檢視角度。
主軸可以分成 #目的論、#課題分離、#社會意識、#否定認同的需求、#活在當下
1.目的論:不認同佛洛依德用過去來做為個人接下來行為的藉口,認為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。
心得:人的各種活動都有其目的,小時候媽媽總對她那些有目的性的朋友嗤之以鼻,覺得他們現實。長大後,我才發現,那種人才是真的腦袋清楚,知道自己在幹麻。媽媽不過是忽略自己「故作沒有目的,其實是想讓人覺得她溫暖好相處」,但其實那也是目的。
2.課題分離:個人造業個人擔。不要插手別人的事,也不要讓自己的事被別人干預。這不是自我中心,其實,干預別人的人才是超級自我中心。
心得:每個人照顧好自己的需求與選擇,並且為自己負責,做好自己的功課。這不是要我們完全不聽他人意見,而是在聽取他人意見後仍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;也不是要我們完全不幫助別人,而是在付出時知道自己心甘情願;也不是要我們放任孩子,而是在父母的職責內提供孩子資訊與幫助,剩下就放手。
3.社會意識:貢獻他人。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共同體,總有屬於我們可以安身的地方,甚至,我們可以歸屬於整個地球、整個宇宙。
心得:貢獻他人會讓自己感受到價值、意義感。但不求回報,譬如替家人煮一頓晚餐,不要指望別人感謝。個人認為這建立在良好的「課題分離能力」,不然可能會做過多而心力交瘁。
4.否定認同需求:「稱讚」是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的人對評價,這讓人際關係不平衡。
心得:不尋求認同,真實做自己,其實會自在很多。當然,不是要我們離經叛道。如果我們很在乎別人的眼光與評價,很難活得自在與自信。
5.活在當下:人生就是一個個剎那結合,每個當下都投入,就可以舞出人生樂章。
心得:不要囉嗦,就正面迎接愛、交友、工作等人生任務吧!
書裡還提到「所有的問題都是來是來自人際關係」,這個我持保留態度。當然,在滿足人類基本需求後,這句話才有機會成立吧!
這本書之所以像是哲學或宗教,是因為書裡很多觀念,只是一個想法的選擇,無法判斷真偽,所以無法成為能驗證的科學。但其實也無需驗證,貫穿這些思想後,會幫助我們成為一個獨立自在、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成熟大人。
留言列表